投资手记7——投资的常识

 

行走的时空

 

一觉醒来,已行千里。短暂的时间里就到达了另一个空间。远方,其实不远,就在脚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用市场空间换来发展时间,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尤其是基建狂魔,让人、物、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更加快速充分的流通。

时间变了,还是空间变了,还是人类思考的维度变了?在快速变化的时空里,我们究竟在哪一个维度…

 

一、题记

 

最近不停地学习和总结,在自己博客和微信产出了不少干货,涵盖学习方法、投资思想、投资技术、投资价值观、方法论等等。今天回老家的车上得空继续完成投资手记系列第七篇。

 

============

 

投资这条路绕来绕去,最后还是回归到常识。初入股市时,投资的“秘密”就像隔重山,即使通过大量学习和了解,总感觉还是隔了层窗户纸…

 

最后,居然只是看到某一句话,便心领神会,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许是因为经历了一定程度才引起了这般变化,才能点破这层窗户纸,窥视到真知灼见。

 

但经历的过程,我只想说,能用言语表达的那都不叫心情…

 

 

长时间久坐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长期看书看电脑导致的眼疾,为了记录思考和灵感的连贯性不得不熬夜完成,长期熬夜、睡前的思考导致失眠多梦精神衰弱头晕目眩等等。这并不是在诉苦,肉体上的疼痛倒不算什么,而精神上的打击才是致命的。

 

只有经历过来的人才明白,什么叫“绝望是心境的产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天存乎一念的心,一刹那又从绝望到突然心境返转,天外来仙般的顿悟,自此以后下定决心要在这片领域深耕下去,深深扎入古老的历史时光的河,去汲取投资的智慧,吮尽投资的精髓。

 

说来也有意思,人啊,只有在最低谷最绝望,精神崩溃的临界点才是领悟最深刻,收获最多的时候。

 

所以,我奉行的成大事地信念是:

 

如果你热爱它,并有自知之明,那就坚持信念吧,或许,成功只需要一个态度。

 

人这一生,何不是投资一般,要么以时间换空间,要么以空间换时间…

 

 

二、偏见。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

 

会做研究的人一定都聪明,但大成却需要大智慧。

有可能投资领域是汇集了最多聪明人的地方,也好像是最多聪明人干傻事的地方。

 

股票投资也有好多方法和模式,各门各派,百家争鸣,最后大家习惯地简单归类为两大派,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然后大家觉得技术分析就是投机,基本面分析就是价值投资。

 

有人认为技术分析就是指标、波浪理论、缠论、黄金分割率之类的;以为做价值投资的就是财务报表分析、PE、PB、PEG分析、杜邦分析之类的。对不起,很可能在刻舟求剑画地为牢,导致南辕北辙,缘木求鱼的局面。

 

(技术派和价值派的争鸣,技术派中的指标派和波浪理论派的争鸣,价值派中的估值模型争鸣,甚至波浪理论派中也在争鸣。所以你在“术”上只会走入死胡同。)

 

基本面投资者犯的最大错误是认为股票和公司是一回事,技术分析者最大的错误是认为股票和公司毫不相干。

 

我以为,价值投资派研究PE、PB之类的就像技术派在研究波浪理论、黄金分割率,都是隔空挠痒,都没摸到投资的本质,这些都只不过是股票上涨或下跌的表象,而人们恰恰是在就表象研究表象。此时,有一种“我用手指明月,你却研究我的手”的感慨。人啊人,总是想通过影子判断一个人的相貌…

 

看财务,没人算的过会计师吧?
企业的未来,没有人比总裁和一线销售员更清楚更具体吧?(也许连他们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企业的未来,下一个月的销量如何?客户能不能成交)

 

投资的真谛是什么?

 

其实成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格局。
格局是什么?是对方法论、价值观、技术等等各方面的理解,融会贯通后的境界。而格局的认知需要不断地经历、学习、提炼。就像上面说的,看到一句话你都能顿悟。

 

高手都是能用一句话概括。就像读书时老师问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得一句话总结出来。主持人除了要口才好会说话,也需要总结的内功。

 

股票为什么会涨!是众人的心在动。
众人的心为什么动!投资投的是什么!是未来,是预期。不管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都是估算预期的贴现值。

 

这是高手的总结。道理很容易理解,但领悟真的需要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

 

所以,应该把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结合,我把它看作是定性与定量的问题。

 

价值和价格有交点,价值分析和技术分析也有交点。

 

三、二八定律。常识

 

二八定律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学的东西再多,能记住的,能指导我们的就20%那一部分。东西再多,常用和实用的就20%。手机功能再多,常用的也就20%。朋友圈再大,常联系的就那么几个人。投资股票,80%的时间在亏损中等待,只有20%的时间是收获期,……

 

投资领域最常用最有用的知识也是20%这部分,这部分也是常识。

 

比如,技术分析三大公理、四个因素就是常识。所有的操作都以它为指导思想。

 

三大公理:
市场包容消化一切
价格会沿着趋势运行
历史会重演

 

四个因素:
量、价、时、空。这是走势最基本的构成。

 

就像技术分析离不开K线图,价值投资离不开财务报表,技术分析研究量价时空,基本面分析也是研究量价时空这四个因素。但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空间上。

量:销量、产量

价:单价、客单价,提价能力

时:发展时间、存续时间、生产时间(生产速度),周转速度、盈利速度

空:发展空间、行业空间,政策空间
在三大公理之上,四大因素不断转换,要么时间换空间,要么空间换时间。其他都是根据这四个基本因素延伸,组合成各种走势和形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极似投资的本质,两仪即阴阳(上涨和下跌),四象即量、价、时、空)

 

比如,价值投资的常识——三大公理和三大原则:
三大公理: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
三大原则:
1、借用“市场先生”(利用人性的恐慌、贪婪、无知),低估买入长期持有,等待价值回归(操作频率,5~10年),买入行业前景好的。
2、能力圈、安全边际(高赔率、高概率)
3、护城河(竞争模式、壁垒、术业有专攻)
……

除此之外,谈谈我对价值投资的看法和理解:

研究报表有用吗?报表是静态?是结果。只纠结财务报表没有意义!

分析财务就是分析企业,分析企业就是分析未来收入(预期),预期一是来自出水端[供给端](原料成本、客户<上游供货商>),财务报表上就是负债(负债这部分我觉得也是资产,主要看你怎么利用负债)。二是来自进水端[需求端](产品的护城河、竞争优势、商业模式,下游客户(客户数量增加,产品毛利率增加,扩产、出货量、提价)),体现在财务上就是利润的增加、毛利率增加。

产品用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客户?有哪些竞对手?产品是否有未来?有多大发展空间?是否可重复消费?周期性怎样?

 

简单总结就是,开源节流——常识。

 

怎么开源?好生意、好产品、好模式、好公司、高价格、高毛利。

 

所以投资的本质是投企业的未来,归根究底是产品的未来,交易只是待价而沽!

 

而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又比企业多了许多故事,只要这个上市企业的股票还在,总会有人借题发挥,这只是一种现象,所以就会出现以上所说的各种“术”。

 

而关于未来,就是格局的问题,哲学的问题。不是“术”能解决的。

 

研究到最后,功夫在诗外,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

 

学海无涯,没有终点,只有更高的境界。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感悟系列6:圈子、文化

    【感悟系列6: 圈子、文化】   股市里面也是有“圈子”的,每一种类型的股票代表一个圈子,虽然见不到面,但是能“感觉”到。只要我们看到某种走势的股票便能“心领神会”得出来里...

    感悟系列6:圈子、文化
  • 投资手记12——财务思维

      文字版:    投资手记12——财务思维  2019.1.13 @老鹏 —— 什么是财务思维?就是用财会的角度解释和理解某一种现象。   1 [凡有表象,必有秘藏]   比如,...

    投资手记12——财务思维
  • 感悟系列5:贸易战

    【感悟系列5:贸易战】   贸易的本质是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物质泛滥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美国的资源禀赋效应逐渐消失。当互通有无变成竞争,就会成为...

    感悟系列5:贸易战
  • 感悟系列8:扶不起的“国足”—股市

    我该说烂泥扶不上墙,还是这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审计制度、会计准则本身提供了一个诱导民营企业知法犯法的漏洞。——陆陆续续的医药企业造假退市不仅伤害了病人消费者,也欺骗了无...

    感悟系列8:扶不起的“国足”—股市
  • 投资手记5——学习方法论:如何在投资这条路成为顶尖!

      如何在投资这条路成为顶尖! 2018.11.12    @股掌v    ——   1、 不管哪一个领域,你想成为顶尖的人,你需要明白这个领域的生态链。 生态是有哪些群体和事物组成的,状...

    投资手记5——学习方法论:如何在投资这条路成为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