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手记12——财务思维


 

文字版:

 

 投资手记12——财务思维 

2019.1.13 @老鹏
——

什么是财务思维?就是用财会的角度解释和理解某一种现象。

 

1
[凡有表象,必有秘藏]

 

比如,一次小米发布会上,雷军在发布会最后做了一个公开承诺,他说:“小米硬件综合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如有超过的部分,将超出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这句话说完,全场是一片沸腾,米粉们都特别激动,说小米果然“感动人心、价格厚道”。为雷布斯的这种厚道点赞。

 

真的是这样的吗?!

 

实际上,通过财务分析的竖向对比和横向对比会发现,小米的硬件毛利率根本就不超过4%,同行业也如此,比如海尔的硬件毛利率也不超过5%。所以并不是他厚道,而是他想要5%的利润也达不到。所以,这个承诺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这就好比你租个房子,房东说,我看你人特别好,房租最多收你一个月2000块钱。结果你看了一下这间房子的历史数据,发现它以前也没超过2000块钱,再对比一下周围房子的租金,你发现,其他房子,有的甚至都没超过1000块钱。那房东这话不是跟没说一样吗?只不过变相卖了你一个人情。

 

你想想啊,为什么苹果不做利润承诺?

 

虽然苹果没有披露iPhone的毛利率,但是根据证券分析师的估计,苹果的硬件毛利率可以达到36%。而小米只有不到5%。事实上,iPhone给苹果贡献了64%的销售额,利润和销售占比这么高,苹果当然不会做硬件利润承诺了。

 

事实上,小米在以前的财报中也从没有公开过“硬件综合利润率”这个指标,以后即使公布,意义也不大,因为硬件综合利润率这个指标,并没有统一的会计定义,所以,雷军想要什么数字,财务上都可以想办法靠拢。

 

其实这句话另有玄机!——雷军没有说什么?

 

虽然雷军在硬件利润上没有说谎,但是有一个信息他没有说。什么信息呢?就是小米其他业务板块的利润是多少。

 

你肯定知道小米很早就确立了一个叫“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铁人三项指的是:硬件产品、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

 

其中互联网服务主要包括广告、内容、和线上游戏。你知道这块儿的毛利润是多少吗?招股说明书披露了——2015年是64.2%,2016年是64.4%,2017年是60.2%,三年都在60%以上。

 

记得小米的硬件毛利率是2015年和2016年分别只有-0.3%和3.4%。

 

如果你是雷军,会希望往哪块业务倾斜呢?肯定是高利润的互联网服务啊,而且这也符合小米一直强调的自己是家互联网企业,不是硬件企业的定位。

 

更何况小米上市之后,一定会有更大的短期业绩压力,资本市场也会希望小米去发展高利润的业务。

 

所以,小米5%的利润承诺,更像是雷军在用会计语言宣告:小米想要进行商业模式转型了!

 

所以,雷军的这句话就是一种会计语言。
2
[杜邦分析法]

 

再讲一个房地产的例子。

 

大家都看了新闻,某房地产公司频频出现各种事件(事故):楼塌了,天花板砸伤自己员工……等等,事件的背后由什么引起?

 

先来看一张图

 

 

懂财务的朋友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决定了企业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

 

房地产是一个杠杆比率高(高负债),重资产的行业。如果想提高收益率要怎么办?

 

通过上图,我们知道一个企业要提高收益率,要么提价,要么提高周转率,要么提高权益乘数(提高负债)。

 

我们想一想,现在房价已经很高了,再提高售价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就更少了,对销售额肯定有负面影响。再加上地产行业的调控,行业平均利润率的总体下滑趋势非常明显,所以提价不是一个可能的路径。

 

我们再来看权益乘数。从上面这张图可看到,权益乘数和负债率有关。资产负债率越高,权益乘数越大,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 房地产公司特别擅长用客户的钱来赚钱(OPM模式),所以负债率比其他行业的企业都高,没什么空间继续增加负债了。另外,现在政策导向是“去杠杆”,地产企业也需要控制负债风险,所以这个提升收益率的路径似乎也不可能。

 

三个指标,两个都没法提升,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资产周转率了。资产周转率的核心是什么?一个字——“快”。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运用效率越高,每块钱的资产,能带来更多收入。

 

这就是房地产企业这两年突然转型,开始推行高周转模式背后的财务逻辑。当外部销售不能增加时,提升周转速度是内部提升收益,也就是在企业内部找钱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财务引导企业经营决策的例子。

 

但是,“快”意味着什么?牺牲质量的管控为代价!

 

这个例子就是财务思维的杜邦分析法。其实就是逆推原理,也叫分治策略。这个原理其实很实用。它会把一个复杂的,不知道怎么解决的大问题,拆分成了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就可以判断出企业在哪个方面能够获得提升。

 

这就好像你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托福考试成绩要提高30分。但是紧盯着这个数字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没法落地。财务高手会拿一张托福试卷,分成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四部分,看看哪部分最有提升的可能,这就是接下来努力的重点。

 

分治策略的应用非常广,比如在计算机科学中,分治策略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算法。一定要记住。
3
[财务报表的功能]

 

以上说了一大堆,其实只是做了个铺垫,是让大家快速理解什么叫财务思维,激发大家对财务的兴趣。下面才是进入正题。

 

财务数据不是枯燥的,而是生动的。财务报表也是一门语言。股票它也是一种语言。

 

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这句话不仅从科学还是从佛法上都能得到证实。

 

比如,音乐原理,或者说它的构成是由 duo rei mi fa suo la si组成音阶、音程、音调、音色,然后合成一首歌曲,

 

声音是一个气动原理,而如果这首歌曲是由电子琴弹奏的,那么背后还有逻辑电路的电能转化原理,比如或门、非门、与门、异或门、与非门、或非门、施密特触发门等,而这些逻辑电路又由一个个电子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元器件又由大自然的各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最后是佛法里面讲的无有,无世界的状态。

 

那么人也是一样,水是构成人体最多的一部分,所以佛经里面会告诉你人的轮回原理,改变你对人本身的认知,以此来达到心灵的调节。

 

(所以人的健康是要多喝干净的水,吃干净的食物,还要调理好自己的气。)

 

一个网站也是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构成的,在程序员里他看到的网站,脑海里全是一堆代码的组成。再漂亮,再功能强大的的网站,背后也就是26个字母和其他数字符号的构成。最后就是我们看到的文字、图像、视频。

 

(其实,每件事物的背后都是有个第一性原理。掌握它,就会很简单。)

 

另外再看看股票,也是一样,由最基本的构成。比如量、价、时、空构成各种各样的走势…(投资手记有讲过,略)
……

 

而往大了讲,股票走势的影响归根结底还是受人意志的影响,也就是人们看到的客观世界、内心世界、符号世界的现象。

 

其中,财务报表即是客观世界,也是内心世界,更是符号世界。这个认知非常重要!

 

财务报表的组成也是由最基本的元素构成的,企业的资产结构和商业模式都表现在报表里。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上面都写着。

 

财务报表分析必须要有财务思维和批判思维及辩证思维。

 

比如资产,在财务报表里只能计入可以计量的科目,如固定资产、货币资产、存货、在建工程等等。但是还有些不能计量的资产,无形资产(品牌价值,如北京大学),所以有些资产可以看作“护城河”。

 

比如看到利润表,就要想到这是经常性损益还是非经常性损益。有了利润还要看是否有现金流入,是经营性现金流?还是投资性现金流?还是筹资现金流?

 

比如看负债,负债比率高就说明风险大吗?未必!要看这个负债是长期还是短期,是不是短贷长投,是不是OPM模式,利率成本怎么样,和项目的匹配度,等等。

 

财务报表的作用就像看一个人的高、矮、胖、瘦。

 

资产的大小代表这家企业的实力,底子。
盈利的多少代表这家企业的能力,面子。
现金流的快慢代表这家企业的的活力,日子。

 

可是,讲到这里我要告诉你,财务报表不是万能的,因为由于会计准则的原因,有些东西是没办法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更何况有的财务报表是经过“化妆”的,有合法的技巧,也有不合法的技巧。比如最容易化妆的部分就是“面子”。

 

因此,有人用了一个很形象幽默的比喻:

 

什么叫会计(财务工作者)
所谓会计就是:走在沙滩上,穿着比基尼的女郎。
因为,让你看到的是能让你看到的,不能让你看到的你都看不到。

 

什么是财务分析(价值投资者)
所谓财务分析就是:透过看到的部分,充分发挥想象,洞察看不到的秘密。

 

什么是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者)
所谓财务管理就是:塑造一个完美的三围,穿上漂亮的比基尼,再锻炼出一个健康的身体。
总之,财务报表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你车上的一面后视镜。用来判断是否安全。具体值不值得购买,还要结合多方面考虑。这里不展开讲了,全部在我的投资手记里。
4
[总结]

 

有了财务思维,就可以做好投资了吗?很遗憾地告诉你,不可能!

 

财务高手多了去了,也没见过几个在股市长期赚钱的。因为股票投资是一门多学科的糅合。比如你还得有战略思维,产品思维,经济学思维(下一节讲),技术分析等知识。

 

有了这些思维,对这个世界会有更完整的认知,看得会更立体。很多现象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我觉得21世纪,每个人应该要懂点财务思维,经济学思维、投资思维、更要具备搜商。

 

比如把你放在一个财务表里,你目前是个什么状况,是重资产吗?现金流充足吗?能力和财富匹配吗?能可持续增长吗?可以通过哪方面提高呢?

赞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