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猴等重大基础科研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陈芳、胡喆)克隆猴、能治肿瘤的智能型DNA纳米机器人、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创建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揭示抑郁发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研制出用于肿瘤治疗的智能型DNA纳米机器人、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附近的拐折、揭示水合离子的原子结构和幻数效应、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开展基础研究科普宣传,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5家编辑部推荐了353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须是在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
2018年12月,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召开初选会,按照推荐科学进展的学科分布,分成数理和天文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生命和医学科学等4个组,邀请专家从推荐的科学进展中遴选出30项进入终选。
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等2600余名专家学者对30项候选科学进展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科学进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呼唤隐形冠军,否则,规模化背后还是打工!
导读:中国的产业要由大变强,拥有话语权,就需要更多的“隐形冠军”企业,专注解决产业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特殊材料,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新的错误理解…… ...
-
MSCI大幅提升A股权重 “中国信心”引外资持续流入
新华社上海3月1日电题:MSCI大幅提升A股权重 “中国信心”引外资持续流入 新华社记者潘清 北京时间3月1日凌晨,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宣布大幅提升A股在其...
-
《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
发改委等十九部委联合发文:扩大双创公司债试点规模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发改委发布《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大融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新三...
-
2019中国经济研判,涉及房地产、人口、股市……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正是企业制定全年计划的时刻。 如果说2018年企业已经感受到经济寒冬,但这仅仅是上半场。2019年就是分水岭,这一年内外环境纵横交错,形势空前复杂...
-
多方合力化解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
政策资金齐出缓和市场情绪 孙翔峰 针对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各部门近日纷纷出台对应措施。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了解到,各地国资正在积极配合上市公司解决流动性困境,也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