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报表的一点心得
对财务报表的一点心得
来自梁孝永康2017的雪球原创专栏
很多人问我如何学习看财务报表,其实这类文章我以前写过几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我公众号“投资笔记”类的文章目录里面去查看,这里就谈谈我对财务报表的一点看法和心得。
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财务只是研究企业的一环,不是说你财务厉害了,你就能看懂企业了,要不然投资大师都是财务会计师了,而事实恰好相反,我认识很多会计专业的朋友,他们对企业竞争力一无所知,只知道看数据,不知道这数据背后代表着什么,所以他们财务做的再好,也无法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投资。
对于一个做投资的人,看财务的立场和专业的会计师看财务的立场完全不同,专业的会计师能知道每一笔数据的来龙去脉,但他们往往只知道数据本身,而做投资的人要能看到数据背后的东西,数据本身反而不是那么重要。
有些人看财务总喜欢追究数据本身,甚至要精确到小数点,我认为根本没必要,过于看重这些,你反而会陷在数字本身里面,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比如看资产负债表,当你看到应收款数据很大的时候,这个数据到底是多大,占资产比率多少等等这些我一般是扫一眼,大体估计一下就行了,而不会拿个计算器去计算到底占比多少。因为那不是最重要的,你看到应收款很多的时候,你就要去思考背后的东西了,应收款很多,代表着这公司在客户面前比较弱势,为什么会弱势?不一定是这公司竞争力不行,可能是商业模式决定的,比如福耀玻璃,客户就是全球几十个大车企,那你在这么大的客户面前肯定是相对弱势的。而格力的直接客户是经销商,经销商在格力面前就相对弱势了。
福耀是属于典型的制造业行业,制造业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现金流不行(福耀算是很好的),这不是因为企业不行,而是行业特性决定的,像海康威视,也很强,但现金流依然很弱,为什么?你面对的是大客户,大客户肯定不会直接给你现金,而是要拖账,拖的越久现金流越差,还有坏账风险,而且制造业一般存货也比较多,所以现金流就差。我在广州有好几个开厂子的朋友,都是制造业,他们和我聊天基本都抱怨一个问题,就是一年看起来生意很忙,账上利润也不少,但就是没看到钱,典型的现金流匮乏的业务模式。
但是制造业也有个好处,就是销售费用一般占比不大,而消费品行业要大量的销售费用,你在财务报表上一看销售费用,你就能明白这个企业背后的很多东西。比如制药企业的销售费用一般高的吓人,一般在30%以上,个别甚至高达50%以上,因为制药企业的客户一般是医院,医院其实是很强势的,用不用你这个药也是医生说了算,医生也很强势。这不像普通消费品,客户都是我们普通的个人,基本没什么话语权。所以医药企业不但要承担消费品企业一样的渠道经销商费用,推广费用,还要承担强势的客户的巨大利益链条,这销售费用能不大吗?
所以现在药监局推行集中采购制度,有些药品降价50%,甚至80-90%,但是药企其实还是不少赚。比如一个药企收入10亿,销售费用要3-4亿(维护渠道和医院利益链,推广等)利润1-2亿。现在集中采购价格降一半,收入只有5亿了,但是销售费用可能要减少一个亿,利润也许还有1-2亿。但是此时药企稳定性大大下降了,因为渠道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完善的渠道,其他企业是很难短时间超越你的,但是集中采购的话,渠道的护城河就大大降低了,要是其他的药比你的好一点,政府不采购你的药了,可能你就完蛋了。这个模式就倒逼这些药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上,只有做出更好的药品,才有竞争力。(以上的例子只是一个模型,不是说药企就一定会这样做,但是原理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对于会计师而言,他看到一个数据,他只是单纯的看这个数据。对于投资人而言,你看到一个数据就要知道这个数据背后代表着什么东西。我看财务的时候,打开三张表,随便看一眼,就会对这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整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理解,然后去查更多的资料研究这个企业,发现还真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会去研究下为什么不是,此时往往就能发现这个企业深处的东西。
其实财务报表的数据很简单,重要的东西无非就是那几个,资产构成,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等,你看再多的《教你阅读财务报表》之类的书籍,无非也是说这几个东西。但这只是数据而已,就好像一份医学检验报告上的各种指标,各种数据,给你看你也看不懂,你看到的只是数字,但是医生一看这些数字,就知道你身体那个地方有毛病,因为他们知道这数字背后代表着什么。
你如果对企业没有理解,对商业模式没有理解,其实你看不到财务数字背后的东西,你只是看到个数字而已。一份漂亮的财务报表,不代表这个企业就很优秀,也许只是行业模式好,其实这企业没啥竞争力,很容易完蛋。相反财务报表看起来有缺陷的企业,不代表这企业就不行,可能竞争力非常强。同样的40%的毛利率放在消费品企业身上很普通,要是放在制造业身上那就是很优秀,放在零售业上那是吊炸天,关键是你要理解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
就我自己学财务的历程来看,其实我根本不看市场上那些《教你学财报》之类的书籍,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企业的年报,其实研究一个企业最好的资料就是年报和招股书,一开始我对财务数据,会计术语一窍不通,遇到个不懂的会计名词就去百度,慢慢的对财务和会计就有个大概的模型框架了。刚开始我每年大概要看几百份年报,看了很多年,现在看的少了点,但每年基本也会看一百份左右。
年报有一个好处,就是你看多了,你就看出感觉了,特别是有些我长期跟踪的企业,每年都看它的年报,慢慢的你就看懂了很多东西,不但看懂了财务数据,也理解了很多商业逻辑。到最后就融汇贯通了,商业逻辑最终会反应到财务数据上来,而你通过财务数据也能透视背后的商业逻辑和企业的竞争力,当然不只是看,学任何东西,最重要的永远是思考。
大道至简,我写文章经常说的一个观点就是“深度”,比如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一定懂的多,而是他对一些常识性的道理理解的很深,并去身体力行。就好像一个人活一辈子,最后终于明白了几个道理,而这些道理你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听说过无数次,只是你非得活一辈子才能真正理解。财务数据也是这个道理,重要的东西就那几个数字,几个指标,但是你要很多年才能明白这几个数字的含义,功夫在诗外。
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佛陀有一名弟子叫阿难,见多识广,跟随佛陀二十余年,记忆力超群,对佛陀的说法都能倒背如流,懂的很多,被誉为多闻第一,但是直到佛陀入灭之时,他都未能开悟,佛陀悲痛而哭。我看到这里时感悟颇多,懂的多未必开悟,现在的人拿个手机,通晓天下大事,但又如何,什么都知道的人往往什么都不懂,反而很浮躁,还不如沉下心来,钻研某一门学科,就比如现在浮躁的股市,还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看几份年报呢!世上的智慧往往是相通的,当你在某一个领域达到了很深的造诣,就能一通百通了。
2019.6.2 梁孝永康写于广州
公众号:梁孝永康(可获《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集》完整版)
作者:梁孝永康2017
链接:https://xueqiu.com/8094080648/127630318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的今天:
- 2021 : 再谈估值溢价:有一种思维叫“辩证”(0)
- 2021 : 投资随谈之:关于股价的“溢价与泡沫” (2010-11-25 08:21:01)(0)
- 2021 : 确定性企业将获得估值溢价(兼谈确定性的认识)(0)
- 2021 : 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思考和启示(0)
- 2021 : 估值,像雾像雨又像风(0)
-
sunbird的救赎: 股市中的辩证法
辩证法起源于古希腊,被黑格尔发扬光大, 传到中国的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是**的老师,是辩证法的宗师, 我们这里主要说黑格尔的辩证法。 辩证法是揭露对象自身...
-
傅海棠:期货交易的哲学
2018年,在全球经济全面复苏中,各国央行在货币收紧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中国经济增长在重“质”不重“量”的背景下,今天下午在山西举办的“黑色产业论坛”,邀请到了傅海棠老师给我讲述...
-
成功的投资人究竟在依靠什么?
投资哲学 人性的弱点和人的理性能力局限性的洞见 投资哲学是关于投资的最高智慧 投资哲学是指导投资决策的一般方法,通常由一组基本信念和指导原则组成。...
-
邱国鹭:价值投资的优势和企业成长的力量
由中国证券报主办、国信证券协办的“第八届中国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高端论坛”于2017年4月22日在深圳举行,东方财富网全程图文直播,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董事长邱...
-
微薄投资感悟摘录(六)——水晶苍蝇拍
“好生意–好企业–好投资”的三段式分析思路,可以避免很多“非此即彼”的偏激。其实好生意就是最符合DCF三要素的生意特性,而好企业是指竞争优势稳固且治理优秀,好投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