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背后的故事(八): 股东权益知多少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银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价值投资的一条核心理念,投资者作为股东,拿自己的真金白银支持公司发展,公司通过生产经营创造出新的财富,公司价值提升了,股东手里的股票也就会相应增值,狭义上来说,这是投资的唯一正道。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衡量公司的价值呢?

 

客观上来说,公司的价值可以是公司账面上的净资产,也就是分行李散伙,全部家当值的钱;主观上来说,公司的价值又可以是买方愿意出的价钱,对上市公司来说,也就是公司的市值。既然说主观,那就是说要取决于人,人心不可测,市值也就无从预测。所以,我们还是多关注一下客观的净资产( 也叫“所有者权益”),虽然这里面可能还会有很多水分(比如,商誉,没有足额折旧的固定资产)。

 

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性的疯狂。

——牛顿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财务上的牛顿定律,左边说的是公司的钱投向何处,右边说的是公司的钱来自何方。负债,是公司借的钱,所有者权益是属于公司股东的钱,股东的钱具体又包括两大类:股东投入和利润积累

 

 股东投入

 

股本

 

股本就是公司的注册资本,或者叫实收资本,也就是股东入伙投入到公司里的钱,上山纳的投名状,是公司的老婆本。股本=股份总数*每股面值,在我天朝AV市,绝大部分每股的面值都是1块钱(少数公司除外,比如,紫金矿业每股1毛钱,洛阳钼业每股2毛钱),所以,在数值上,公司的股本同公司的股份总数一致。

 

资本公积

 

前面说了绝大部分股票的面值是1元,但是,我们好像从来没有买到过,股票首发上市IPO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按照1元卖,那我们多掏的钱算啥呢,股东认购股票(包括IPO、增发等股权融资),多掏出来的钱就被记到了资本公积,日后可以转增股本。

 

其他综合收益

 

2014年7月新会计准则之前,这个科目叫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它和资本公积很类似,都是属于股东,但又不是公司经营所得。爱财君在介绍公司投资资产的时候提到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并不反映在利润表,而是体现在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其他综合收益,说的就是这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格变动只影响所有者权益,等到出售时,按买卖价差计入利润,同时把持有过程中累计的其他综合损益进行结转。其他综合损益可以理解为利润的一个中转站。

 

 利润积累

 

公司赚的钱会积累在净资产上,先弥补以前累计的亏损(如果有),然后,计提盈余公积和分红,剩下的放到未分配利润,逐年累积。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利润里面留下来用作扩大再生产的钱,分为法定盈余和任意盈余,法定盈余是我天朝的强制规定,公司每年盈利的10%必须留作法定盈余,直到法定盈余公积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任意盈余的提取,就股东随意决定了,没有硬性要求。

 

对于盈余公积的使用,可以用来弥补亏损,转增股本,分配红利,不过要保证分配后法定盈余公积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5%。也就是说,在一定限制条件的前提下,这笔钱可以分。

 

未分配利润

 

顾名思义,就是公司历年剩下来的利润,可以由公司随意使用,想咋花就咋花。很好理解,没啥好说的了。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科目以外,所有者权益部分,还有三个不常见的科目,大部分公司都没有,了解一下即可。

 

1、库存股,公司持有的自己的股票,回购的股票在注销之前就放在这里。

2、专项储备,有特殊要求的高风险行业提取的风险准备金。

3、一般风险准备,金融企业提取的风险准备金。

 

以上林林总总,加起来以后就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就是属于所有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加上少数股东权益就是合并报表里面的所有权益的总和,少数股东,是指和母公司(也就是上市公司本身)共同拥有某块资产的人,他们的权益就是少数股东权益,比如,对于上市公司持股90%的子公司,剩下的10%的权益就属于少数股东权益。

 

 股东分红

 

炒股炒成股东,在天朝AV市,股东经常是作为被嘲笑的对象出现,宝宝这么苦有什么实惠吗?有,那就是分红。但是,公司分红好不好,这事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把钱留在公司,可以产生比较高的收益,不分也无妨,况且,净利润还可以通过市盈率PE成倍的放大后体现在市值上,比如,高增长的科技公司,再比如,巴菲特的剥壳虾也从不分红。但是,如果公司能赚不到更多的钱了,再多的利润累计也只能躺在公司账上睡大觉,那最好还是分给股东,让股东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比如,业绩和现金流都很稳定的公共事业公司。

 

看完股东权益的介绍,你可能已经发现,股东投入到公司里面的钱其实是不能分红的,能分配的钱必须是公司赚来的利润。除非破产清算,否则不能分行李,当然真到那一天,公司资产估计偿债都不够,也不会有什么留给股东了。

 

虽然不能分,但是,资本公积可以转增股本。在财务上,这只是不同科目之间的转换,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是,对股东来说股本增加,大家手里的股票数量也增加,其结果同分红股很类似,常常被混为一谈,分的多或者转的多,统统归为高送转,可以供大家热炒一番。

 

现金分红

就是分现金,大秤分金银,但是钱到手之前,税务要先收一道,对于个人投资者,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现阶段,为了鼓励大家长期投资,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一年的暂不征收所得税

 

分红股

分红股可以理解为两步,先分现金,再投入股本,比如,分1块钱现金,这1块钱现金再放到股本里面,变成一股股票。因为有分现金的动作存在,所以也躲不掉被税务局宰那一道,纳税光荣,有啥好说的呢。在爱财君看来,这是最不划算的一种分红方式,股东没得到啥实际好处,公司还要多交税。

 

转增股本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纯粹是两个会计科目之间的转换,没有任何其他影响,税务局也不收税,税务局也是讲道理的。一般资本公积比较高的公司,都有转增股本的冲动,既然市场好这口,我又有这能力,那咱们就躁起来吧。对于刚做过股权融资的公司,因为股东一般都要溢价(相对股票面值)认购,所以,资本公积都比较高,比如,刚做IPO的公司,次新股发生高送转的概率非常大,尤其是高价发行的股票(高过1元的部分,都会放进资本公积),炒高送转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

 

高送转本质上公司价值没有变化,只是股东手里的股份数等比例增加,也就是相当于把大钱换成了零钱,钱包虽然鼓起来了,但是,穷人还是那个穷人,可是,我们天朝AV市的投资者就是看不惯便宜的股票,昨天还100,今天开盘50,这尼玛还不炒,抄家伙上,对此,爱财君只有一句话,只要你开心就好。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bdka6MeUI-DDeAbKlAI6w

历史的今天:

赞 赏

    推 荐 阅 读

  • 财报背后的故事(一):三张报表打天下

    技术分析离不开K线图,基本面分析躲不掉财务报表,财报分析作为股票投资的基本功,说难不难,只需要看懂三张表;说简单也不简单,需要有一定的财会知识,需要理解每个会计科目的...

    财报背后的故事(一):三张报表打天下
  • 财报背后的故事(七):企业对外投资的那些事

      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三张表的第一张,新手喜欢看利润表,老手看资产负债表。之所以资产负债表最重要,其一,资产负债表是结果,利润表...

    财报背后的故事(七):企业对外投资的那些事
  • 财报背后的故事(六):从原材料到真金白银

    一块钢板的财务之旅   企业的生产经营起于购入原材料,终于收到真金白银,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现金-原料-产品-现金”的循环,后面拿到的现金如果多于前面拿出的现金,企业就...

    财报背后的故事(六):从原材料到真金白银
  • 财报背后的故事(二):利润利润,知多少

    公司利润简单直接,深受新老韭菜的喜爱,上至机构,下至小散,都对利润青睐有加。在上一篇文章《三张报表打天下》中,爱财君提到,利润有很多变种,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

    财报背后的故事(二):利润利润,知多少
  • 财报背后的故事(十四):财务指标面面观PART2

    翻了翻历史文章,这个系列上次更新是在去年十一,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个系列不会再更新的时候,我们更新了!     说实话,这个公众号做了一年多...

    财报背后的故事(十四):财务指标面面观PAR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