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里埋下的雷(6)——研发费用调节利润案例
研发费用既可以转换为无形资产,也可以费用化。
如果将研发费用转换为费用,则需要当年全部扣除;而如果转换为无形资产,是不需要当年全部扣除的。
因此,通过对研发费用的处理,可以方便地调节当年利润。
本文介绍几个案例,看看各个公司的处理情况,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研发费用的处理情况。
1.恒瑞医药
提到研发费用的处理,经常被拿来讨论的就是恒瑞医药。该公司通常会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处理。当然,我们这里仅仅讨论的研发费用这个角度,其销售费用多少等问题,不在我们这里讨论的范围之内。
首先,我们看下其2018年的年报数据:
从上述财报截图可以看出,在2018年中,其支出2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0%左右。
可以看下其研发/营收的占比=27/174=15%左右,同行业对比,还不错。
为了方便大家去查找资料和理解,我们通过百度来进行比较。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去翻看各家的财报。不过,如果想节省时间,百度一下基本数据都是有的。
例如,百度研发费用,可以首先找到药企研发的占比:
例如:
文中给出了超过10亿元的中国药企,恒瑞位列第2名。
从占比上看,证券日报给出的2017年(上个财年)财报数据:
当然,这个比例(不是总额呀),如果放在全球来比较,也还算说得过去:
研发费用明细为:
其财报显示,在其投入的27亿元研发费用中,资本化的比重为0%,即当前全部转换为费用处理。
其财报显示,在其投入的27亿元研发费用中,资本化的比重为0%,即当前全部转换为费用处理。
因此,有人提出质疑,研发人员工资:研发投入63559万元/6902人=9万元,研发人员收入为9万元每年。这样的话,研发人员的工资算起来太低了,是否将其他人员也都算为了研发。如果这样的话,那可能存在着将工资进行了资本化的处理。
根据其披露的财报,研发人员占比:
不过,其中将47%的部分进行了资本化处理,总计将8亿元的研发费用进行了资本化处理。因此,计入当前的费用数据为:17-8=9亿元左右。
当然,这会有所体现:
资本化具体项目的部分截图,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其财报,大概有十几项。
那么,接下来看看科大讯飞的盈利情况吧,
其在2018年的净利润为5.4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66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中,有一部分来自于政府补贴:
提醒注意,科大讯飞不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我们经常说小米,不要总是说自己是新公司,科大讯飞当然也不是,它成立于上个世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ds4NhB9t3RTpWyeScpa4w
-
财报里埋下的雷(7)——研发费用调节利润案例2
研发费用既可以作为费用处理,又可以资本化处理。因此,在实务中,有可能被拿来调节利润。可以说,这个处理方式,非常考验财务的“水平”,当然更考验他们的内心。 下面介...
-
财报里埋下的雷(5)——用研发费用调节利润
这次,我们通过刘能的煎饼摊看看使用研发费用来调节利润。 第1年: 刘能开了个煎饼摊,净收入100万元,成本20万元,纯利润80万元。 第2年: 净收入110万元,成本10万元,投入研...
-
财报里埋下的雷(2)——固定资产折旧案例
说明,本文中的数据全部虚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还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我们介绍几个调整折旧方案的案例。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企业在调整折旧时都是想通过该方案调整利润。 ...
-
财报里埋下的雷(1)——固定资产折旧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财报里面可能埋下的雷。 本次,我们介绍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有好多种,非财务人员看起来可能觉得眼花缭乱。 其实,我们可以在不了解任何财报知识...
-
财报里埋下的雷(4)——扣非净利润实例
我们看个实例吧。 该企业的净利润持续亏损,不仅如此,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存在着数量级的差异。 可以查看它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的明细: 太长,仅仅截取了部分数据。 ...
共有 0 条评论